首页

sm家吧视频网站

时间:2025-05-23 00:59:57 作者: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用 浏览量:76242

 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(记者 胡贵龙)今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多杰热旦建议,将“引通(通天河)济柴(柴达木盆地)”工程纳入国家区域水网建设规划。

  柴达木盆地被誉为“聚宝盆”,但生态环境脆弱、水资源短缺。为此,青海省提出“引通济柴”的调水思路,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,并启动可研报告编制工作。

  多杰热旦说,“引通济柴”调水工程对利用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,可持续开采盐湖矿产资源和钾肥生产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

  多杰热旦建议,将“引通济柴”工程纳入国家区域水网建设规划,从国家层面支持加快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并立项建设。他还建议,充分考虑柴达木盆地生态保护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世界级钾肥基地建设高质量发展需求,支持增加青海在长江流域用水指标,并纳入金沙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。(完) 【编辑:胡寒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个向度

太原11月7日电 (高雨晴 冉涌 赵亚男)连日来,在山西平陆—垣曲220千伏线路施工现场,建设者正全神贯注地吊装塔材、紧固螺栓,确保工程于本月投运,进一步提升当地电网迎峰度冬期间的可靠性。

中国已知最早陶排水系统在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 距今约4000年

据悉,本次大型路演活动是斯里兰卡旅游局2024年开展的中国区系列路演的第一站。面具舞、孔雀舞、康提舞串烧……活动现场,来自斯里兰卡的青年舞者跟着音乐的节拍,展示了该国独特的人文风情。

青海囊谦藏族民众载歌载舞迎接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嘉宾

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,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”的重要论述,深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,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明了前进方向,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、相得益彰提供了科学指引。新质生产力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,又遵循自然规律,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、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动体现。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,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聚力赋能。

证监会: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

林剑:4年前,中国同中亚五国因应合作需要和时代发展大势,共同成立了中国—中亚机制。4年来,机制建设快速发展,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。去年5月,中国—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召开,中国—中亚机制提升至元首层级,中国中亚合作迈入了新时代。

长护险试点八年 哪些人群受益?哪些短板需补齐?

“这批文物是首次在三晋大地展出,标志着黄河与长江两大文明的交流和南北文化的交融,必将会给大家带来独特而深刻的文化体验。”江宁区博物馆馆长周鹏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